找到相关内容213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志在西方 蒙佛接引(刘宋尼法盛)

         南北朝刘宋时,比丘尼法盛,清河人。元嘉十四年(公元437年),已过七十岁,在金陵建福寺出家。她才识敏悟,对同道昙敬、昙爱说:“我学佛修行,志愿在西方。”至十六年(公元439年)九月廿七日,她在塔下礼佛,当晚得病,病情逐日增加。九月三十日晚,坐着入睡,看见如来从空而下,和两位法士在谈论二乘法。一时光明遍照,全寺都惊奇;她对大众说明所见情景,说完即逝,年七十二岁。  (出《比丘尼传》)

    郭涵斋原编 释昌臻译白

    |往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0/10122318523.html
  • 重阳节南京三万名老人持证免费到灵谷景区游览赏桂

      2008年10月7日是重阳节,江苏南京灵谷景区就陆续迎来如潮的老年游客,截至下午5点半,约有3万名老人持老年证免费进园游览。   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,目前灵谷景区内的万株桂园已全面进入盛花期,园内清幽淡雅的甜香沁人心脾,金陵桂花王也花开满枝,众多老年朋友在此合影留念。此外,南京一直有重阳登高的传统习俗,灵谷景区内一座南京最美的九层塔———灵谷塔,也吸引了众多老年人登高远眺。

    佚名

    |游览|免费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10/10272830377.html
  • “塔王效应”带来契机 重现佛教文化鼎盛与辉煌

    再度中兴,并从明朝开始进入新的高峰:朱元璋和朱棣两代皇帝征召全国名僧,那时的南京是国内最重要的佛教学术中心;清代时,杨仁山设立的金陵刻经处,不仅是全国佛经刻印中心,也是佛学和维新思想的孕育地。直至民国...,也要亮特色   灵谷寺、鸡鸣寺、毗卢寺、金陵刻经处……南京的佛教文化遗存数量众多,但由于种种原因,作为六朝古都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,佛教文化在南京一直没有得到完整体现,这与其历史上的中心地位极不...

    佚名

    |塔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12/20322732403.html
  • 徐平轩先生生平事略

    命运分不开的!金陵刻经处的兴衰史以及下文记叙的徐平轩先生的生平事略,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。  徐平轩,名国治,安徽石埭人。1890年8月16日(清光绪十六年(庚寅)七月初一日)出生于石埭县乌石垅徐村东宅(今并入安徽太平县)。早年在北京、上海、南京、重庆、安庆等地从事慈善赈济及佛经收藏、刻印和流通事业。新中国成立后,主持金陵刻经处工作。1967年7月29日病逝于安徽原籍,终年七十八岁。  (一)  平轩...

    徐延觉 徐延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2461682.html
  • “南定林”之定林下寺

    ”,在这烟雨中的名寺古刹中,南定林是绝不可少的一大奇观。  南定林,由定林下寺、定林上寺、方山定林寺三大庙宇组成,最早的是定林下寺,又称“下定林寺”,位于金陵钟山南麓,由于地势较低,后由竺法秀在钟山...渡海抵达金陵时,曾与梁武帝有过一次会谈,在金陵逗留期间,曾到方山偃坐(至今方山仍留有达摩壁一处),但是在金陵与梁武帝的会谈并不契合,此后达摩初祖一苇渡江北上少林,十年面壁,后圆寂于陕西定林寺(后改称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4957081.html
  • 深柳大师与深柳堂

    深柳大师与深柳堂  武延康  唐代诗人刘眘虚《阙题》云:“道由白云尽,春与青溪长;时有落花至,远随流水香。闲门向山路,深柳读书堂;幽映每白日,清辉照衣裳。”1897年夏,金陵刻经处迁往南京延龄巷,...南京。同年,居士首刊《净土四经》。此书的刊印,标志金陵刻经处的成立[3]。金陵刻经处是近代中国第一家由私人创办的融雕刻、印刷、流通及研究于一体的佛经出版机构。金陵刻经处成立以后,如皋、杭州、常熟、扬州...

    武延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1852917.html
  • 深柳堂与杨仁山居士墓塔

    深柳堂及其后院(又称塔院)中的杨仁山居士墓塔,就在金陵刻经处内。在国外享有盛誉的金陵刻经处,位置在南京城内东南,现址为淮海路35号,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。   金陵刻经处是我国著名的佛教文化机构,它创建于清同治五年(1866)。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刻经处,也是近代第一家私人创办的融经书雕刻、印刷、流通及佛学研究于一体的佛经出版机构。金陵刻经处成立以后,如皋、杭州、常熟、扬州等地也相继成立了刻经处。...

    武延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1350178.html
  • 宗舜法师:魏源辑《净土四经》校点说明

    发现有传世者,故其书内容,只能就金陵本了解。   第二,杨文会金陵刻经处本(下文简称金陵本)。   杨文会(1837~1911),号仁山,池州石埭(今安徽石台)人,清末之著名居士。同治五年(1866),在南京创办“金陵刻经处”,成为中国近现代第一个编校、刻印、流通佛典的佛教文化机构。金陵刻经处之首刊即为魏源《净土四经》。杨文会《重刊净土四经跋》后有一则说明:&ldquo...

    宗舜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2149797.html
  • 杨仁山的学佛因缘及其对近代佛教的影响(二)

    杨仁山的学佛因缘及其对近代佛教的影响(二)  于凌波  四、金陵刻经处始末  同冶五年(一八六六),文会在南京约集了十多位同志,分别劝募,筹画设立刻经处。在同志中发心最切的,是江都郑学川居士。郑居士未几出家,法名妙空,在扬川东乡砖桥创办了“江北刻经处”。以后十五年间,刻印了两千多卷佛经。  文会在南京创办的“金陵刻经处”,也成立于同冶五年。成立之初,参与创办者曾开会公议,有所谓二二不刻”的条例,...

    于凌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5468613.html
  • 江苏佛教概况

    扬州鉴真和尚不畏艰险,东渡日本,传播佛教律宗和中国文化。元、明、清期间,江苏佛教仍十分盛行。民国年间,江苏各地几乎村村有庙庵。  江苏佛教的译经出版事业也十分兴旺。汉末,北方有支谦等高僧入金陵译经讲学。三国时,康僧会在建业译经。东晋时,江苏译经事业更有发有发展,共译经263部。南北朝时,建康高僧云集,出现了译经高潮。宋代,刻印《碛砂藏》。明代,刻有明《洪武南藏》。清末,杨仁山居士等人创办金陵刻经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2452786.html